|
发表于 2012-6-1 00:43:10
|
显示全部楼层
以前开年终总结会时,都会预订60斤左右的糯米甜酒,就是将发好的很纯的糯米甜酒加入品质较好的米酒中泡,泡到一定时间就会变淡橙色,味道稍有点甜,所以不难喝,度数在38至50度之间。
' H `, W6 v, n3 Y- }3 d0 U; D' P# n9 f 农村用甘蔗汁蒸的“糖波酒”,环保,自己喝的,酒劲也是蛮大的。5 f% \. L2 t) y( E
我见有些广西参战老兵写的回忆录中提到的“木薯酒”,这是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时比较经济的酒,因为边境地区种植木薯较多,和越南边境一样。桂林三花酒是瓶装的,一般是经济条件稍好些或过节时才买的,或招待客人时才用的。
& t/ b) ~2 |3 i5 t/ ~! l 边境农村还有一类酒比较有特色,就是泡果酒,因为边境的水果多,不少水果都有一定的药效,所以农村群众喜欢制成果酒。有些是生果直接放入上乘的米酒中泡,有的是晒干后泡。这类果酒味道一般稍有些甜(比如金桃娘果酒)、或酸甜(比如酸梅酒)。尤其是以金桃娘果泡,泡一年时,倒出来象血一样有些少调,甜而不腻,但有度数!一般认为有补血功效。酸梅酒是用半生熟的青梅果和冰糖放到高度米酒中泡,泡到一定时间,呈淡橙色,酸甜,一般群众认为有防治头痛的功效。女子喝一杯还是可以的。5 e3 m" s/ n4 d
边境山区不仅植物多,昆虫也多,由于竹林多,有一种黑峰就藏竹里面,有毒,可入药,是名贵的中药材,泡酒后也是黄色的,以毒攻毒,所以能怯风湿,活经络、痛气血。毒蛇就不用说了,功效一样。药材泡酒也是边境群众的传统。总的看来,边境群众泡酒的方式丰富多样,这和现在生活条件改善有很大关系,自卫还击战那些年代很简单。
a; G5 M) E2 m 有次和一位老兵很晚了才去吃饭,特意为老兵点了泡果酒,边喝边聊忘记了吃饭,结果差点醉了,半夜才归。
6 ?- }# a' N5 R, Z# o; F5 j* I7 Q |
|